EN

学院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学院新闻  >  正文

“讲述战疫一线的采访故事 ”(9) 熊琦:记录的意义是“不该遗忘”
作者:李晓璇   时间:2020-06-02   点击数:

讲述人:

熊琦,新华社湖北分社新媒体报道部副主任、摄影记者,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,2018年度人民摄影“金镜头”单幅作品银奖获得者。作为通讯社摄影记者,常年扎根湖北,进行新闻纪实作品的创作,在人民日报、新华每日电讯、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以及国外媒体上发表了大量作品。

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,于1月23日封城当日逆行赶赴武汉,是新华社首位进入“红区”进行采访的记者。抗“疫”报道期间,多次深入重症隔离病房、方舱医院、隔离点等核心现场采访拍摄,采写制作了一大批反映医护人员与病魔殊死搏斗、武汉人民英勇抗疫的融媒体报道。


工作中的熊琦(图源本人提供)


 527日,新闻传播学院刘明洋教授主持的“业界精英进课堂”网络课程请来了新华社摄影记者熊琦,分享他在武汉疫情期间的采访经历。在本次的课程中,他以“经此一疫”为主题,详细给同学们介绍了他在湖北的一系列采访、拍摄的经历和感悟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“面对重大突发事件,记者能做什么”

疫情大规模暴发后123,武汉封城当天,熊琦赶赴武汉。和新华社的其他同事们一道,熊琦见证了武汉这座城市“战疫”的全过程。


“当记者,路子得宽一点”,在课程中,他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采访经历时这样说道。进隔离区的决定是他自己做的,当时武汉各个医院缺乏隔离物资,记者采访有很大风险,上级不批准,他就自己去联系医院。在被拒绝多次后,熊琦联系到了防护物资相对充足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,第一次进入了隔离区拍摄。他也是新华社首位进入“红区”进行采访的记者。


熊琦介绍道,他进入隔离区那天恰是除夕,当时的采访状况和压力环境,会让整个人变得“钝感”,但工作还是需要保持对于新闻场景和线索的敏感性,这也是身为一名记者的职业要求。基于这样的自我要求,他拍摄出了新华社第一组中国抗疫的代表性影像。


在课程分享中,熊琦给同学们展示了他在这期间拍摄的系列照片,同时详细介绍了新闻摄影的特性,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做好艺术性和新闻特点的平衡。通过他分享的现场图片,同学们看到了除夕之夜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病房内的真实场景,看到了武汉抗疫初期的城市面貌,而透过他的讲述,同学们也感受到了身为优秀记者,在应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时应当秉持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。


“我在现场:影像的力量”


在这次的课程分享中,熊琦和大家交流了他对于“影像”意义的理解。“我们有时候记录下的是一个时代的片段,除了传播出去让大家了解情况之外,也可以给后来人留下一些史料性质的内容。记者的任务是为时代留影,而记录的意义是不要遗忘。”


熊琦讲述了一个他在拍摄过程中十分难忘的故事:在隔离区的拍摄中,他记录了一组老人和照顾他的护士长互动的照片,两个月之后,老人最终抢救无效过世。但老人远方的亲人看到这些视频这些照片,看到医护人员对他的照料,他们能借这些影像了解老人最后的日子,保存关于他的记忆。老人的亲人们对拍下这组照片的记者表示了由衷的感激和谢意。


“当时我就觉得也是很触动,我们有时候在记录一些事情的时候,可能就没有想过这些记录对于未来、对于别人的意义有多大。”熊琦在分享中说到。“这就是影像的力量,也是事实的力量。”


作为摄影者,熊琦分享了自己对于影像作用的独特认识。他认为,一方面,影像报道承载了传播信息的功能,另一方面,影像报道也是舆论斗争中的重要武器。影像是反驳造谣者的真实,是对于虚假的回击。作为记录者,对于时代的关键性的影像,有必要进行记录与传播。“文字有语法,摄影也有语言。”在整个拍摄的记录过程中,摄影记者也需要处理好影像的呈现方式,以及影像与想要呈现的主题的关系。而这些都是需要记者慢慢学习和练习的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“两微一端,抢占第一落点”

对于疫情期间媒体的报道与传播,熊琦介绍道,疫情期间一个重大的舆论阵地是互联网,作为媒体,需要抢占舆论阵地。作为新闻工作者,很重要的职能就是报道事实,引导舆论,让大家了解真实的情况。疫情期间,新华社成立了前方报道指挥部,报道传播的重要渠道是两微一端,所有重大的节点性报道都以新媒体为第一落点。图片和文字报道做出来之后,通过微博和微信抢发,实现第一时效性。而除了传统的消息和通讯写作之外,新媒体稿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写作工作。传统的报道提供写作内容,但在传播过程中,大量的语言都要用新媒体的话语去重构。因此,熊琦建议同学们要重视新媒体文本的写作训练,提升个人的新闻实务素质。


在疫情期间,熊琦参与了多种传播形式的产品制作。因此,他特别强调了,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,要重视多种创新的传播形式,比如慢直播、SVG图等,而现在的业界实践比以往更加强调记者的“一专多能”,比如图像设计、产品思维等,都是当代记者必备的素养。


在课程分享最后的答疑环节,同学们就新闻摄影的选题、摄影记者的职能,以及新华社的具体工作内容等进行了提问,对此,熊琦分别进行了具体详细的回答。从他的讲述中,同学们感受到了专业摄影记者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的勇气和坚持,学习到了许多行业知识。这些经由一线记者传递的宝贵经验和体悟,都激励着年轻学子在新闻道路上不断前行。

本次课程,威海校区文化与传播学院的部分同学也进行了旁听。